首页 > 正文

【中国校园舞蹈网 人物专访】潘永超——每一部舞剧都是一次新生
2016-11-14 03:45:57    点击:    调整字体

潘永超,现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青年舞蹈家潘永超,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自从舞以来,他荣获了多个奖项并数次立功,主要包括:第七届荷花杯舞蹈比赛“金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二等奖”;第六届CCTV舞蹈大赛“季军”;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三等奖”;第二届全军舞蹈比赛“三等奖”;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二等奖”。

现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青年舞蹈家潘永超,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自从舞以来,他荣获了多个奖项并数次立功,主要包括:第七届荷花杯舞蹈比赛“金奖”;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二等奖”;第六届CCTV舞蹈大赛“季军”;第九届全军文艺汇演“三等奖”;第二届全军舞蹈比赛“三等奖”;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二等奖”;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代表舞剧作品有《红梅赞》《徽班》《太极传奇》《泥人的事》《金陵十三钗》《方圆》《以梦为花》《桃花源记》《丝路花雨》(2016版)以及舞蹈诗《我们的天空》等。

 

2016年对于青年舞蹈家潘永超而言,似乎比往年更加忙碌。仅这一年里,他就接连出演了《以梦为花》《桃花源记》《丝路花雨》(2016版)四部舞剧。自2008年首次出演舞剧表演工作至今已有8年之久,潘永超主演了数部风格各异的舞剧。从第一部舞剧《红梅赞》到最近的一部舞剧《丝路花雨》(2016版),他的表演风格也经历了由单纯的肢体表达到深入人物、用心感受的巨大转变。这与他自身的辛勤付出以及每部舞剧之后的细心总结是密不可分的。作为舞蹈演员,潘永超深深懂得舞台艺术生命的短暂易逝,因而他格外珍惜每一次出演舞剧的机会,也力争塑造出不一样的人物形象。“作为一位舞者此生能够表演舞剧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虽然这其间受过伤,流过血,但因为爱,一切都变得值得了,感恩这一切”,这是潘永超数年来表演舞剧的最大心得。

舞蹈圈和他熟悉的朋友,喜欢称呼他“小潘”,或许因为潘永超是黑龙江人,因而具有东北人所特有的豪爽与热情,而生活中的“小潘”同学,像个邻家大男孩,甚至有点腼腆,听到观众的好评和褒奖,面带微笑的他会脸红不好意思。闲暇时光,他喜欢带着头盔,骑着摩托车自由驰骋在洒满阳光的乡间小路上,亲近大自然。

只要你有机会观看他演出的舞剧作品,走进他、了解他,就会发现,在“小潘”同学身上有着满满的正能量。潘永超从小就在解放军艺术学院接受过严格的舞蹈训练和军事化管理,毕业后直接就职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一直以来,他既当兵又演兵,除了对舞蹈的爱和热情,他所仰慕和追寻的都是中国军人的那一身浩然正气。

2016年6月,潘永超受邀参加排演舞剧《丝路花雨》(2016版),在该剧中饰演比较有挑战性的一个角色——神笔张。“为什么会说有挑战性呢?在历经37年后,第三次排演这部中国舞蹈史上数一数二的经典作品,对于我而言,是有责任和压力的。一是想如何在角色上的塑造和动作的设计上符合人物,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表演的方式和动作的呈现上更能符合大家的审美情趣。”为了表现好“神笔张”这个角色,潘永超除了温习经典的原版《丝路花雨》影像资料之外,更是到甘肃敦煌、瓜州东千佛洞、榆林窟去观摩壁画,用心感悟历史的遗迹。这是潘永超一以贯之的工作习惯——每每在接到新的作品,进入排练前,他都会做大量的功课,翻阅资料,寻找视频资料,不断积累,充实自我,以便让自己内心能够更加丰富,知识更充盈,从而让人物的刻画,舞蹈的表演更到位!潘永超告诉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在甘肃兰州排演舞剧《丝路花雨》(2016版)的4个月中,每一位演职人员都倾尽全力,终于在9月20日这天,让这部全新的经典舞剧《丝路花雨》成功在甘肃敦煌首届世界文化博览会的舞台上演出!

对于潘永超而言,舞蹈是既熟悉又是陌生的——熟悉是因为生活中每一天都做着和舞蹈息息相关的事,然而陌生是习舞多年来,会越来越不了解自己为何而舞。“我想这也并不是我个人的问题,是更多舞蹈人的困惑!然而感谢的话自然要说,是因为有你们(父母,老师,朋友,爱我,我爱的人们),心存感激,这是我感恩于人,最直接最亲切的表达。”

由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为了适应部队的表演风格,因此当代舞和现代舞的训练比较多,但这并不妨碍潘永超在多种风格舞剧角色之中的自由驰骋:从《红梅赞》中那个表面疯疯癫癫,实则铁骨铮铮的“疯老头”,到《徽班》中那个在台上演着演着就演成了自己的武生,《太极传奇》中一代宗师陈云天,《泥人的事》中的丁老板,以及《金陵十三钗》中奋不顾身、英勇杀敌的戴强……几年表演舞剧的时光里,随着舞台实践经验的不断丰富,潘永超的舞剧表演也逐渐成熟。

在潘永超看来,演出每一部新的舞剧都像是又一次新生,自己对舞蹈的认知和对舞剧的爱随着每一部舞剧和每一个人物的逐渐成形而更加深入和沉醉。让潘永超比较难为的舞剧经历是2011年,他参加王舸导演的舞剧《徽班》,他饰演的人物角色是“武生”。王舸导演一直启发演员要“先心态,后体态”,并且他无论是在舞剧叙事结构和手段、编舞还是在对人物的理解和塑造方面的众多前卫而巧妙的想法都让潘永超收获颇丰。当然,潘永超也在这部自己真正意义上的舞剧处女作中身手不凡:武生与花脸之间的兄弟情谊;作为戏子在舞台上众星捧月中的光辉形象和生活中穷困潦倒的不争事实,导致强烈的心理落差;演着演着就将戏中人演成了自己,却终又无法违抗残酷现实的悲怆……众多复杂而纠结情绪的交织和碰撞,在潘永超所塑造的“武生”之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且动人心绪。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舞蹈教育家吕艺生评价潘永超的表演“仿佛就是在跳自己,游刃有余、感人至深”。潘永超说,“跳了这么多作品,不是每部舞剧都是得心应手,坎坷和经历都是很宝贵的财富”。

《徽班》之后,他连续接演了好几部舞剧,无论是陈维亚导演的舞剧《太极传奇》,还是邓林导演的《泥人的事》《以梦为花》、谢晓泳导演的《桃花源记》等,他都认真对待每次的排练和演出。潘永超很谦虚,自称是舞蹈界的一位“小学生”,每一次的演出和排练就只知道做到一点,都是全新的,不能怠慢!小潘同学的谦虚,还表现在他的认真学习上:“在每一部作品的成功上演和艰辛的历程中,我都在像每一位尊敬的导演们学习,也在像每一位演员学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对职业的操守,做事的态度都是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潘永超说,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也会和更多的舞者交流,把自己的理解和好的一面分享,在他看来,“生命的意义就是在于分享,做人就是一切,也希望未来的我也是如此,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舞蹈是一门实践的艺术,熟能生巧是最简单的道理。这个“巧”指的是数次历练之后的“灵活与巧妙”,而不是随着演出场次增多而迷失了自我,迷失了角色的“投机取巧”。聊到当下舞剧表演所遇到的困惑,潘永超表示,舞剧是一门用肢体言说故事的艺术,对于具象事物以及心情的表达是相对容易把握的,而难点在于对于抽象事物的理解和表达。这就要求演员不仅要有扎实的肢体表达能力,更要用细腻的内心情感去体悟角色。潘永超对自己的要求是:“站在舞台上表演时,我把每一场舞剧都看作是首演来完成,那便是提高自己的最好时机。”从舞蹈表演生涯开始至今,他始终以这样踏实、诚恳的态度对待观众以及他所热爱的舞蹈艺术。

对于舞蹈的表达——潘永超认为,舞蹈运用肢体语言的表达,毫不逊色于语言的诠释,因为一个拥抱和一个微笑就可以代替所有!舞蹈是需要勇气的,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心。习舞多年的伤病,在他看来,是不值得一提的,反而是因为一个技术的熟练掌握,到一个作品完整的演绎,再到参演一部部大型舞剧中对每一个活生生人物成功塑造的经历,反而成为让他欣喜和骄傲的事!

潘永超说:“我知道对舞蹈的爱和付出的行动不总会有回报,但我坚信一定会有收获,我愿意在这条我选择的舞蹈路上,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直至攀爬到人生的终点! 我很幸运我拥有青春,拥有舞蹈,拥有舞台,多么了不起,青春的舞蹈人站在舞台上的一刹那,大概就是再近的地方也要用跑的方式去接近吧!”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这些都已成为过去,作为一名年轻的舞者,潘永超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属于他的舞台之上,还有一个更广阔的世界等待着他去挥洒青春……期待这位优秀的青年舞剧演员,一路前行,永远幸福起舞。

    

 

青年舞蹈家潘永超 艺术简历

2002年考入解放军艺术学院舞蹈系

2007年至今工作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主要演员,中国舞协会员。

【代表作品】

舞蹈《喜雨》《古镇情》《瞿秋白》《天空的战士》《一起飞》

舞剧《红梅赞》《徽班》《太极传奇》《泥人的事》《金陵十三钗》《桃花源记》《以梦为花》《方圆》《丝路花雨》

舞蹈诗《我们的天空》

影视作品   

舞蹈短片《弈舞幻境》   网络歌舞剧《爱情CEO》

【荣获】 

第六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表演“金奖”;

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组比赛“金奖”;

第八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二等奖”;

第六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季军”;

第十届全军文艺汇演“二等奖”;

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二等功”各一次。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中舞联盟订阅号(bjzwlm)

看中舞联盟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篇:【中国校园舞蹈网 人物专访】不可或缺的好舞蹈演员——赵磊
下一篇:【直播艺考 美育人生】青年舞蹈家 玉米提 给艺考生家长的谆谆劝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