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中国校园舞蹈网 舞蹈人物专访】李北达:中国“养生舞蹈”研究创立第一人
2017-06-19 08:55:00    点击:    调整字体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夕,作为“戳脚翻子拳”传承人,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李北达获得了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文化委员会颁发的“北京市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微信图片_20170619135438.jpg

微信图片_20170619135441.jpg

在“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夕,作为“戳脚翻子拳”传承人,北京舞蹈学院副教授李北达,满含笑意,手捧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西城区文化委员会颁发的“北京市西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牌匾,表示一定将“戳脚翻子拳”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微信图片_20170619143317.jpg

养生舞蹈“国图讲座—养生舞蹈让你体验舞蹈的快乐”

【视频】养生舞蹈《鸿雁-理三焦》


熟悉和了解北京舞蹈学院李北达副教授的人,都说他是个性格豪爽、生性乐观豁达而且为人仗义、乐于助人的人,他的学识、涵养,为人都让人敬佩。

李北达出生于1965年,祖籍山东牟平,满族,农工党党员,艺术学硕士,目前是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舞蹈学系副教授,现任舞蹈学系技术实践教研室主任、中国舞蹈家协会民族民间舞蹈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协会理事、中国艺术医学协会理事、农工党北京市委文化部支部主任、农工党北京市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武协文史理论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武协九翻武道(戳脚翻子拳)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养生舞蹈”研究创立第一人。

【视频】养生舞蹈《抖字诀》

·舞武同源

李北达教授一直坚定地认为舞武同源,他也从多年的研究中找到了印证“舞武同源”观点的例证,日前,李北达教授从“舞武同源”“巫舞同源”和“舞蹈养生”三个方面向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讲述了他的舞蹈世界观。

在舞武同源的讲述中,李北达教授认为,中国舞蹈和中国武术各自凭借着它们自己特殊的结构和文化性质得到了源源不断的丰厚滋养,在二者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分有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不断地分合中,二者中的“形”与“意”是相互交融的,他特别向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播放了大量视频加以论证。其中,云南大理巍山县的彝族“打歌”视频颇具特色,和打歌匹配的是巍宝山寺庙里的清代遗存“打歌图”,这些都证明了武舞同源。

而在巫舞同源的讲述中,他通过许多罕见的萨满、跳鬼等珍贵视频,向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介绍了巫术与舞蹈的渊源与联系。

李北达教授长于武术与舞蹈的交叉研究,系统掌握吴斌楼戳脚翻子拳的养生、训练体系和八卦掌的演练功法,系吴斌楼入室弟子洪志田先生和李子鸣得意弟子王桐先生的亲传弟子。

李北达祖籍山东烟台牟平,母亲是北京满族旗人,少年时代是在河北邯郸度过的。因从小习武,又秉承了满族人尚武的习俗,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之前,曾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工作,长期致力于燕赵大地民族民间舞蹈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尤其对河北各地的秧歌表演与研究颇有建树。与此同时,在多年的传习过程中,他感悟总结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戳脚翻子拳的精髓。1998年,他调入北京舞蹈学院后,一直在舞蹈学系讲授民间舞蹈的史论课。

微信图片_20170619135445.png

微信图片_20170619135451.png

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李北达长于武术与舞蹈的交叉研究,因而他所提出“民间舞蹈与武术的完美结合”理论就格外自然。2012年11月,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李北达教授耗费两年多心血的专著《舞道武艺——武舞基础理论与训练》,这本书同时也是他继北京舞蹈学院“十五”规划教材《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之后,对“武舞理论”的全新认识。

《舞道武艺》封面.jpg

《舞道武艺——武舞基础理论与训练》一书,作为教育部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北京市教委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北京舞蹈学院舞蹈学学科建设丛书、北京舞蹈学院院庆60周年献礼丛书,由序引“从舞蹈演员修长的美腿说起”和“第一章 武舞本是连理枝”“第二章 不可忽视的呼吸”“第三章 不可小觑的经络”“第四章 神奇的气功养生”“第五章 练功原来这么简单”“第六章 舞蹈也能养生”“第七章 传授和学习也有窍门”等章节内容组成。全书用图量大,配图精当,图文并茂,据统计,共用舞蹈作品、历史书籍、展示动作等各类图片302张。

农大体育馆“老年健身舞”展示——“鸿雁”

农大体育馆“老年健身舞”展示——“鸿雁”

20140925国庆老干部汇演跳养生筷子舞1.JPG

国庆老干部汇演跳养生筷子舞

【视频】李北达表演《单鼓舞》

文如其人,人如其文。就像平常听李北达教授讲课一样,这本舞蹈与武术研究的专著中,并没有多么高深、晦涩的理论,引经据典、轻松幽默成为该书的一大特点,作者用最最朴实的语言和珍贵难得的图片,深入浅出精彩阐述出他独到的见解。《舞道武艺——武舞基础理论与训练》一书中,采用很多人们常听到的谚语、俗语、俚语、口歌、民谣等,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如介绍东北秧歌引用当地民谣谚语“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介绍胶州秧歌则引用当地谚语“听见锣鼓响,放下筷子撂下碗,拼上老命瞅一瞅”等。

深入浅出是该书的又一特点,以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进行举例,真实可信并以此展开丰富的联想,如在“第二章·不可忽视的呼吸”的“第二节 呼吸方法”中,引用武术要诀“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提神助气、聚气成力、以气催力”等,同时,在介绍“闭气、沉气”时,引入众所周知的湖北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道观门口的人物雕塑哼哈二将形象,“哼”为闭气,“哈”为沉气。这种旁征博引的发散联想思维,非常适合学生的阅读与学习,并容易记忆。

舞蹈和武术在形式上没有本质的差异,都是“舞”的成分,在表现形式上,也都要求有艺术表演的技巧和美的韵律感。中国传统武术是利用中国的传统哲学为依据,结合“易经”、中医的“经络”,以“内外兼修”的训练方法达到人的身体运动和精神修炼相统一的目的。运用中国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来补充中国舞蹈的训练,是对中国舞蹈的传统文化、哲学、审美的有机复原,同时也能更好地对中国舞蹈的特殊性——舞武同源,进行深层次的诠释。

《舞道武艺——武舞基础理论与训练》一书,利用中国传统武术中的“内养外练”和中医的“经络学”理论结合舞蹈训练中长期的实践经验,运用全新的理念拓展舞蹈训练的领域,用现代人的视角诠释传统文化的内涵,用中国人积淀几千年的精华配合当下时髦的人体训练,把经络学、气功学、养生学、武术学和舞蹈学有机的融合,打造精品训练课程,以推动舞蹈训练、舞蹈治疗、舞蹈养生和武术表演的完美结合,从而使舞蹈、武术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训练效果。

【舞蹈杂志】探秘舞蹈新的领域“舞蹈生命修炼”


·民间舞蹈大咖

俗话说“人不可貌相”。别看李北达的身材突出在高高隆起的肚子上,那满肚子里都是关于民族民间艺人的掌故,无论是安徽蚌埠花鼓灯传承人“小白鞋”郑九如,还是河北昌黎秧歌老艺人“大酸梨”周树棠,李北达教授对于他们的故事、生平、逸闻趣事、风格特点都如数家珍。而同时,由于少时习武,李北达的身手矫健,动作利落,无论是东北秧歌、云南花灯、彝族打歌、新疆维吾尔族舞、蒙古族舞还是安徽花鼓灯、胶州秧歌,他样样在行,一招一式都流露出民间舞蹈专业的“范儿”。

李北达教授在舞蹈教学和表演上造诣颇深,他是舞蹈名师金艺华、黄济世、李瑞林、朝干查鲁、海利倩姆·斯迪克等大师、教授的入室弟子,而在舞蹈理论学习上,他也始终追随著名舞蹈学者、中国资深的终身研究员资华筠先生学习“舞蹈生态学”,并付诸于实践工作中,在舞蹈生态学的科学方法论指导下对中国传统舞蹈的挖掘整理和武术与舞蹈互补的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

 微信图片_20170619135448.png

微信图片_20170619135455.png

微信图片_20170619140447.jpg

微信图片_20170619140348.jpg

·勤于思考 治学严谨

李北达常年笔耕不缀,他的主要著作有北京舞蹈学院规划教材《中国武术理论与舞蹈实践》、中国民俗文化丛书《民间舞蹈》和中国民族多元文化丛书《中国少数民族舞蹈(中、英文)》《舞道武艺》等专著多部。主要的研究课题有《阿瓦提和麦盖提“刀郎舞蹈文化”比较研究》《中国传统舞蹈研究——武术内功、外力与舞蹈的训练》《新疆地区原生舞蹈文化研究》《非表演专业的民间舞蹈教材(师范类教材)》《云南花灯的文化与动作特征研究》《燕赵武风对井陉拉花和沧州落子的文化影响》《“文落子”小风流的典型舞畴文化研究》等。

人们常说“文如其人”,李北达教授的文章,也像他的为人一样质朴、耐读,套用时下的时髦话说那就是非常“接地气”。他不仅勤于思考,采风时也经常抱着“打破砂锅问到底”严谨治学的要求,努力做到“不仅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他更是经常要求学生在学术方面像他一样严谨、认真和一丝不苟。作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舞蹈学专业,教师所具备的才能应该说是较为全面的,而作为舞蹈演员出身的教员,李北达教授每天挤出时间大量阅读各类书籍,丰富自己的素养和眼界。 

·养生舞蹈路正长

作为“戳脚翻子拳”“八卦掌”“形意拳”嫡传弟子,北京舞蹈学院李北达教授最近着实“火”得不得了:不断奔波于北京、海南、河北等地,普及他将武术与中医药理论相结合创编的养生舞蹈。“这些舞蹈最大的特点就是以民族音乐为背景,结合中国武术文化和传统舞蹈,按照不同的养生功效设计了不同的舞段。”李北达接受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他已创编了《鸿雁》《梁祝》《草原恋》《卷珠帘》等诸多舞段。

李北达是八卦掌第五代、戳脚翻子拳第五代、形意拳第六代亲传弟子,并且担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舞蹈评审。他告诉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第一次产生“养生舞”的想法是在2008年随北京舞蹈学院赴英国考察期间,参观了著名现代舞教育基地“拉班中心”的舞蹈医疗和舞蹈康复项目,了解到康复舞蹈“普拉提”中有中国的气功和印度的瑜伽。“当时心里十分震惊,中国传统的养生没有被国人继承,却被外国人发展了。我们的养生文化比西方人早2000多年,应用逻辑和实践经验也比西方人早,且具有实效性,这才有了做中国人自己的养生舞蹈的想法。”

“北达养生舞蹈”的主旨是强身、健脑,遵循“易学”“易记”“易练”的特点,得到了参与者的大力支持,而参与者中绝大多数人在舞蹈方面都是零基础,但听了北达教授风趣幽默的语言很快便被吸引住,而后通过他详细耐心的讲解及简单易学的舞蹈动作,不多一会儿大家便能跟着李北达教授的步伐,伴着音乐舞动起来。

李北达教授表示,面对世界舞蹈艺术,中国舞蹈界要引领、创造有中国特色的舞蹈艺术,不仅仅是表演,同时要具备其他功能。舞蹈的养生功能是中华民族的经典,也是中华民族专有的。李北达教授指出,养生舞蹈实际上是以传统文化引领舞蹈教育和发展,将养生舞蹈广泛推广到广大中老年人群之中,能够进一步推进文化养老工程的实施。

(中国校园舞蹈网记者 舞界 北京报道)



扫一扫下方二维码,关注中舞联盟订阅号(bjzwlm)

看中舞联盟更多精彩内容

上一篇:“中国舞蹈家协会昆舞专家委员会”在北京成立
下一篇:大型民族舞剧《大禹》国家大剧院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