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倾听“两会”的声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徐沛东:让音乐伴随快乐一生
2017-03-20 01:04:01 点击:
历史责任,时代机遇
由中国网·美育频道,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等单位共同推出
“两会声音”
“美育——让学生更美”专题报道,这是继2016年两会特别报道
“两会声音”——“校园舞蹈的春天”系列报道之后的又一次重磅出击
——让美育走进学校、走近学生,实现人的心灵教育,美育让学生更美,
我们在行动…
或许你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你一定听过他创作的歌曲——《亚洲雄风》的铿锵有力;《爱我中华》的大气磅礴;电视剧《雍正王朝》主题曲《得民心者得天下》的朴素厚重;《我热恋的故乡》的真情流露;《大地飞歌》的轻盈愉悦;《苦乐年华》的悲喜交加;《久别的人》的关切深沉;《红月亮》的唯美浪漫;《辣妹子》的火热激情;《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从容舒展……他是大连人,可是在20世纪80年代,他的创作才情却让中国歌坛铺天盖地刮起了一阵“西北风”,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曲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徐沛东。
【视频】全国政协委员徐沛东:让音乐伴随快乐一生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作曲家徐沛东今年“两会”关注的是改革问题。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任务是很艰巨的,中国的发展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又遇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增添了很多外部难度。改革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问题,更需要我们撸起袖子加油干。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保护农民工的权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下,保护基层人民的权利和利益,是让人期待的。保障普通文化工作者利益,满足当代人的文化生活需求,需要政府保证发展有序、健康,治懒、庸、怠政行为。
·创新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音乐元素进行适当的重新组合
对于一个作曲家而言,在漫长的人生创作历程中,创作出来的作品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欢迎,能有几首在全国广为传唱、脍炙人口的作品就是成功的象征,多年以前,徐沛东就成功做到了,他创作的作品《爱我中华》《大地飞歌》等诸多作品至今传唱不衰。徐沛东说,创作一定要紧跟时代,随着时代变迁和年龄增长,他一直不断在学习、在创新。创新虽然很难,但它是创作者的生命,不创新很快就会被淘汰。对于创新,徐沛东说他有一番亲身体验:“早前我顺应大家的要求,写了一首特别像《亚洲雄风》的歌曲参与亚运征歌,还获了奖;但我知道这首歌最终会失败。因为大家虽然希望能再有一首像《亚洲雄风》那样被传唱的歌曲,但真的听到一个很类似的,却觉得不新鲜、没兴趣了。”
对于徐沛东而言,创新的方法就是不断否定自己、忘掉过去。每次拿到一首词,他首先会反复朗读、解构它,然后再寻找、选择适合的音乐素材,如果是过去已经用过的,就不用或改了之后再用。他拿出一首歌,通常会写几个甚至几十个主题,从不会写了一曲就轻易拍板,今天满意的有时过几天就觉得不够劲了。只有这样,才能让他创作出来的音乐作品永远“保鲜”。
作为当代音乐发展历程的亲历者、当事人,徐沛东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尤其是“西北风”歌曲创作对港台歌曲的突围、农村题材电视剧歌曲创作的创新、体育题材歌曲创作的突破,生动而深刻地阐明了创新、创造对音乐创作的重要性。徐沛东说,艺术创作要学习传统、善于创新。在他看来,绝对创新、凭空塑造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创新到了离开民族文化的根基这个地步也是不行的。创新必须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徐沛东从多年的创作中深深体会出,继承与创新有着不可割裂的辩证关系,创新不是一种发明,也不是换个包装,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将原有的音乐元素进行适当的重新组合。徐沛东强调,艺术创作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尤其是在当下这样一个急速变革的时代,更要追求创新,始终保持不断前进的精神状态。但创新必须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展开,文艺工作者不了解传统,不尊重传统,要创新是不可能的。创作者要虚心地向传统学习,向民间学习,在学习的基础上,尊重艺术规律,不断创新求变,才能创作出具有时代风貌、个性风格、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之作。
·大力推动音乐产业立法
针对当前我国现代音乐产业体系还不完备、版权保护体系尚不完善、原创能力不强、高素质人才缺乏等问题,制约了音乐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徐沛东建议尽快制定“音乐产业促进法”,将音乐产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顶层规划,使音乐产业成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产业。徐沛东建议:
一是完善音乐版权保护体系、加大版权保护力度。有法可依是完善法制、完善音乐版权保护体系的第一步。在制定音乐产业促进法中,不仅要填补现有音乐版权保护法律法规上的漏洞,完善建立音乐版权注册平台、明确音乐著作权人的权益范围和归属等;还应该加大音乐侵权的违法处罚力度。就音乐侵权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违反其他行政管理法规的行政责任等都应作出指引性规定;此外,通过立法加强消费者的“付费”意识、引导社会形成良好的音乐版权保护的舆论环境。
二是激发音乐原创力、繁荣优秀原创精品创作。在“内容为王,创意制胜”的竞争机制下,激发音乐的原创力、多出优秀时代精品,是制定音乐产业促进法的核心任务之一。在完善音乐版权保护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和监管电信运营商、音乐服务商、唱片公司、原创音乐人等诸多版权利益方的收益分配,以着力保护原创音乐人的权益,激发音乐创作、传播各环节权益人的创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并通过实施精品战略,加强媒体导向和内容监管,鼓励社会各界搭建原创音乐产出和孵化平台,借助赛事评奖、艺术基金等多种模式,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原创音乐创作生产,创作出更多源于生活、形式多样、内容健康的优秀精品。
三是促进音乐产业资本的发展、建立完备的现代音乐产业体系。产业资本的活跃和产业体系的完备是现代音乐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基础。通过制定音乐产业促进法,搭建音乐产业授信与统贷平台、建立音乐企业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创新音乐文化金融服务平台;以打造优质音乐产品为核心目标,引导更多产业资本和政府财政引向优质精品项目、高素质专业人才教育、音乐原创和消费市场培育等领域。此外,通过打通音乐创作、演出、录制、出版、发行、进出口、版权交易、教育培训、音乐衍生产品等纵向产业链,连接音乐与广播、影视、动漫、游戏、网络、硬件播放设备、乐器生产等横向产业链,基本形成完备的现代音乐产业综合体系。
·让音乐伴随快乐一生
对于当前热议的“美育教育”话题,徐沛东非常认同“美育让学生更美丽的主题,他认为音乐进校园的举动非常好,音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非常大,在徐沛东看来,音乐是人最美好的一门艺术,音乐对人的成长,是具有非常重要作用的一种教育,他希望同学们热爱音乐、学习音乐,让音乐伴随你快乐一生。
【徐沛东 艺术简历】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徐沛东,1954年2月生,辽宁大连人。1970年考入福州军区歌舞团任首席大提琴。1976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79年毕业,回福州军区歌舞团任作曲及指挥。1985年调入中国歌剧舞剧院任作曲、指挥。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创作室主任、副院长等职。国家一级作曲,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1990年被评为“中国音乐名人”,1991年被《中国音乐年鉴》收入“中国音乐名人录”。1992年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和国务院颁奖的有突出贡献的杰出中青年优秀专家。1992年、1996年被评为全国十大词曲作家以最多选票名列榜首。1996年获得中国歌坛辉煌二十年作曲成就奖及1996年中国流行歌坛成就奖。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名优秀青年文艺家。 2000年5月在莫斯科获国际德尔菲大赛评委。 2001年评为在中国文联万里采风活动中荣获采风贡献奖。2002年4月26日荣获意大利岸国际学院第三届国际奖第三千年授予徐沛东。
徐沛东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歌剧《将军情》,舞剧《枣花》,电影《摇滚青年》,电视剧《篱笆、女人和狗》三部曲《风雨丽人》《东周列国》《和平年代》《雍正王朝》《走向共和》《我这一辈子》《五月槐花香》等60多部音乐作品,创作大量的美声、民族、通俗及文艺晚会主题曲近千首,出版了近100多盘个人作品专集磁带、CD等。代表作品:《我热恋的故乡》《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亚洲雄风》《不能这样活》《命运不是辘轳》《乡音乡情》《辣妹子》《红月亮》《种太阳》《久别的人》《爱我中华》《我像雪花天上来》《大地飞歌》《踏歌起舞》《阳光乐章》《天地喜洋洋》《风景这边独好》《中国永远收获着希望》等。
。
作者:常青藤美育
(本文系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采访原始获得,版权归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倾听“两会”的声音】全国人大代表张志勇:美育是人文情怀的重要载体
下一篇:【倾听“两会”的声音】 全国政协委员刘宇一:美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