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倾听“两会”的声音】全国政协委员田青: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
2017-03-20 01:46:15    点击:

人们常用“腹有诗书气自华”来形容一个人的优雅气质,而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音乐理论家田青,不但气质优雅,更有着一颗敬畏中国传统文化的心。

历史责任,时代机遇

由中国网·美育频道,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等单位共同推出

“两会声音”              

“美育——让学生更美”专题报道,这是继2016年两会特别报道

“两会声音”——“校园舞蹈的春天”系列报道之后的又一次重磅出击              

——让美育走进学校、走近学生,实现人的心灵教育,美育让学生更美,

我们在行动…

7.jpg

田青研究员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多年来一直为此事奔走呐喊,他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保护、保存比发展更为重要,一定要慎言“发展”。2002年田青在山西左权采风时发现了羊倌“歌王”石占明,2003年又将左权盲人音乐宣传队请到北京,在各大院校巡回演出,盲人们的天籁之音使不少京城的音乐家为之动容。田青研究员可谓是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旗手,他一直在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积极努力。

2017年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中心主任田青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的第九个年头,九年来,田青的提案均围绕我国的非遗保护事业展开,今年也不例外。作为政协委员,今年他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的提案题是《关于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用的新思路》。

5.jpg


【视频】全国政协委员田青:全面认识传统文化的内涵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社会的现代化,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渐趋恶化,保护现状堪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4.jpg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特点是活态流变。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而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等。

6.jpg

9.jpg

田青表示,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巨大进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而如何充分发挥非遗不可替代的作用,让非遗保护工作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有新的思路。

在田青看来,扶贫攻坚是国家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田青认为,易地搬迁是中央提出扶贫工作“五个一批”计划中的一个,比如贵州省的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目前有贫困人口43万多人,多数分布在深山区、石山区、少数民族边远山区,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2016年他曾三次前往贵州省,尤其是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因为黔西南是扶贫任务最重的地方之一,包括布依族、苗族在内共有23万需要整体搬迁的少数民族群众。“他们世世代代住在山里,国家花钱给他们盖了很好的房子,怎么才能够让他们顺利地,甘心情愿地搬下来之后能够安身立命,同时能够克服他们对新环境的不适应,这里就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就是在他们搬下山的过程中,要把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一起搬下来。”

1.jpg

目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已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万余人,4.4万余人签订了搬迁协议,在2017年年底前,第一批4.3万余人将实现搬迁入住。但是,如何让祖祖辈辈居住在大山里的布依族、苗族群众摆脱对新环境的恐惧心理和不适应感,逐步适应新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并能够在新环境里“安身立命”,是比给他们建新居艰巨百倍的任务。

田青说,日前,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已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努力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随他们下山,“搬出文化”,不让易地搬迁割裂他们与历史、与传统、与本民族悠久文化的联系,努力帮助他们在易地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他们感情的寄托、亲情的纽带,也是他们脱贫致富的最可靠、最直接的手段。尤其是非遗中的“手工技艺”,完全可以在传承的基础上、在不改变文化基因的情况下求得新发展、大发展。田青接受全国学校美育联盟记者常青藤美育采访时说,现在正在组织专家和当地民众一起把竹编、草编、石艺、木艺、织染、刺绣、民族饮食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出来,充分发挥布依族、苗族“十万绣娘”的潜力,面对大市场,努力开发出适销对路、既有民族特色、又有新颖创意的产品,让易地搬迁之后的老百姓过上一种延续着历史与传统、记得住乡愁、看得见希望、握得住幸福的现代生活。

8.jpg

·把非遗带下山 探索扶贫新模式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田青始终心系人民,尤其是与民间艺人们亲如一家,只要是为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青绝对不遗余力,大力倡导并热情参与,他曾多次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的主持人,亲自向观众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光芒四射的魅力与价值。而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几年,他的提案都与非物质遗产保护有关,在田青看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剪个窗花,增加一点美感,还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说非遗扶贫。

作为非遗专家,他常年奔走于祖国各地,足迹遍布田间地头,有些交通不便的地方,或许很多人一辈子都不一定有机会到达,而田青却常年奔走于这些地区,为传承和弘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努力着:他告诉记者说,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扶贫中的作用,可以探索一种新的扶贫模式。“这里面一个是他们原来的社会结构不要轻易破坏,比如一个寨子里面有寨老、有长辈,是个熟人社会,所以这个寨子里一百年没有偷东西的,到了新的环境里怎么办,变成社区了。另外,就是把非遗带下来,比如说手工技艺,这些东西在新的环境里不但任然可以发挥作用,而且更重要的这是他们的精神所在。所以,我就强调把非遗带下山,让他们在新的环境里重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从信仰、风俗到习惯的谋生方式。”

10.jpg

·寻找隐藏在时间背后的古代音乐

二十多年前,因为一个偶然的机缘,田青决定“去寻找那隐藏在时间背后的古代音乐”,而这种音乐主要隐藏在宗教世界中。他认为,在宗教音乐形成的过程中,它曾直接向世俗音乐吸收营养;在它形成之后,也与非宗教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影响。在世俗音乐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淹没在历史烟尘之中后,“寺庙宫观的院墙却构成了一座座巨大的‘冰箱’,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隔绝了滚滚红尘中的种种袭扰,保持了传统的延续”。

带着这样的信念,田青跋山涉水,走遍了全国200多所寺院道观,挖掘、整理和研究遗存在深山幽谷中的中国传统宗教音乐资源,不仅保留了很多珍贵的音乐资料,也成就了他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中国宗教音乐理论家,田青研究员被佛学界及音乐学界公认为是中国传统宗教音乐研究领域的学科带头人。目前为止,田青研究员已经发表宗教音乐论文数十篇。他还整理录制了《中国佛乐宝典》《中国佛教的早晚课》《中国的佛道教音乐》等多套宗教音乐光盘,特别是《中国佛乐宝典》计11种30盒,先后花费10年时间,将中国大陆最有代表性的佛教音乐全都囊括其中。这套中国佛教音乐的录音带是对中国传统佛乐的忠实记录,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11.jpg

田青研究员的研究不仅仅局限于宗教音乐领域,他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民族音乐也颇为关注,先后发表各种散文随笔及文化、艺术、音乐等评论文章100多篇,出版了散文随笔集《历史的性别》。另外,他还创作电影文学剧本并多次获奖:《钟魂》获1986年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优秀剧作奖、1992年摄制完成的《杨贵妃》,由陈家林执导,广西电影制片厂出品,并出版诗歌集《老歌》。

在田青看来,我们保护“非遗”,不是让全世界所有人都唱昆曲、学古琴,这不现实,不要有这种幻想。我们保护“非遗”,就是为了保护文化多样性。一句“祖国山河美不美,全凭导游一张嘴”,显示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和危机。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田青指出,当下应着力革除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视行为和政绩陷阱,不能把长远的保护工作异化成短期工程。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光靠立法没有用。怎么执行它?田青委员认为,除了使用行政手段来管理,在执法中加强力度之外,细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中的细则也很重要。

3.jpg

【田青 简介】

著名音乐学家田青,1948年出生,汉族,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国家中心主任、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艺术评论》杂志名誉主编、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艺术学科组成员。兼任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特邀研究员、中华佛教音乐团艺术总监、中国音乐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央音乐学院音研所学术委员会委员、台湾佛光大学客座教授、中央戏剧学院客座教授、云南艺术学院客座教授、山东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音乐研究》及《中国音乐学》杂志编委。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在黑龙江插队务农5年。1973年考入天津音乐学院作曲系,197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1年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音乐系,师从杨荫浏先生和黄翔鹏先生,1984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留院工作。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副所长、《中国音乐年鉴》主编。长期从事中国民族音乐研究及创作、批评,主要致力于佛教音乐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近年来关注民族音乐现状,长期主持民族音乐专场音乐会。出版专著 《中国古代音乐史话》《音乐通论》《暮鼓晨钟》等。学术论文《佛教音乐的华化》、《禅与中国音乐》等。其音乐评论在我国音乐界和公众中有较大影响。亦兼写随笔、散文及影视剧本。发表学术著作、论文约 100万字,主编专业书籍约900万字,文学创作及音乐评论30万字。


【视频】美育让学生更美


作者:常青藤美育

(本文系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采访原始获得,版权归全国学校美育联盟、中国网美育频道、中国校园舞蹈网、中舞联盟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教育界专家专访】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田培培:美育教育内涵其乐无穷
下一篇:【倾听“两会”的声音】全国政协委员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 余晖:只有美育才能让学生更美丽